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
一支金簪落入水中——它曾经固定在一个年轻的新婚女子的发髻上;慌忙逃难的女子没有来得及插上搁在镜台边的簪子;簪子戴在了一位蒙古姑娘的头上,随着姑娘剧烈的奔跑,簪子失落如草丛遗珠……一支金簪从水中捞起,拭去尘泥,擦掉包浆,在一场大型的南宋文物展览中重新金光闪闪……这是纪录片《南宋》的片头。参加《南宋》看片会的50多名记者,纷纷为此吸引,并谓以:“一支金簪引发的南宋秘史。”
其实,南宋的历史鲜有秘密,只是我们以往所熟知的南宋,不是全部的南宋,不是客观的南宋,因此,不是真实的南宋。
一般国人对于南宋历史的认知,基本止于“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基本知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由于近代中国深受西方列强的侵害,当时的人们以强烈的民族情结,希望能收复失地,希望中国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对于南宋这个受到金和元挤压的朝代,更会有一种郁闷情绪;对于南宋的评估,就放大了其卑躬屈膝的一面,轻视了其经济、科技、文化辉煌的一面。对于150多年南宋人民所具有的灿烂的文化,伟大的发明,先进的科技,富庶的经济,正义的精神介绍传播不多,认知零碎模糊。
南宋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时代: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等空前发展;南宋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科技鼎盛的时代:在西方自然科学没有东传之前,南宋的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世界最高水平;南宋还是呼唤英雄、造就英雄的时代:在旷日持久的宋金、宋元战争中,产生了一代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南宋又是中国文化影响后来的时代:理学的形成和儒学各派互争雄长、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史学空前繁荣、文学艺术的发展。
因此,严复这样说:“中国之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认为,“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丝绸、瓷器),各地出产的专业化……在人民的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史学大师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南宋》,汲取古今中外对南宋历史的研究成果,将其置于中华文明传承和世界文明发展的纵横坐标中,生动地呈现了南宋时代对中华文明进程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历史贡献,在纠正偏颇、科学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了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
宋高宗赵构,重用秦桧,杀害岳飞,恐惧金人……早就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事实,但同样是事实的是,他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我们借助于学者的口说出了“有功有过,功过到底如何呢?我倾向于功大于过”这样的评价。这一发声,在重要的公众媒体上恐怕是第一声。这其实是一个朴实的历史观:对于“正面人物”,我们不能一律致以“悼词”,对于“反面人物”,我们不能一概写以“诉状”。
为一艘古沉船建造一座博物馆,全球有三处:一是专门展览古战船“瓦萨号”的瑞典瓦萨博物馆;二是在英国普利茅斯海港陈列古战舰“玛丽露丝号”的玛丽露丝博物馆;中国的“南海一号”是此中唯一的一艘和平之舟。《南宋》第二集在平静展示和对比这三家沉船博物馆之后,话锋一转,直指命门:“然而,就像这些‘类玉品质’的瓷器,温润、精美、富贵,不过,保存至今,那是她的万幸;就像这艘‘装备精良’的商船,密闭舱、航海仪、12张风帆,但毕竟是木头,一朝颠覆,十之八九……”南宋一朝,就像这艘满载着财富,却不意设防的“南海一号”,顷刻间颠覆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之中。它在告诉后人:“繁荣的基石是和平,而和平的保障,则需有强大的力量。”
后人对于塑造中国人品性的理学思想,也简单粗暴地控以“诉状”,证据之一便是“存天理,灭人欲”之说。这一说法很像今天的“标题党”,《朱子语类》卷十三第二十二条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熹是说,正常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般的挥霍是人欲;一夫一妻是天理,而三妻四妾则是安乐淫逸的人欲。这样的“存天理,灭人欲”不对吗?前朝后世的许多乱象,不正是人欲横流,天理难容了吗?
历史对于我们,重在精神。有没有正能量?是不是一面镜子?如若不然,它的价值不大。而南宋,在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传下了可歌可泣的精神力量:岳飞慷慨赴死,坚信“天日昭昭”;文天祥浩然正气,以死“留取丹心”;陆秀夫不愿为奴背负幼帝跳海殉国;谢枋得不为贰臣坚拒利诱绝食自尽……南宋与元军最后一战厓海大战,宋人战死和跳海自尽者浮尸十万,无一人降敌。南宋灭亡后,更有大批的志士仁人或以死明志,或隐居不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政权失去了,但一个民族的气节保存下来了,这就了不起。南宋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时代。
吕建楚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总编辑 |